其他

江苏作家||【漫步雨中】◆王岳

2018-01-12 王岳 齐鲁文学


 作者简介 

王岳连云港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学会理事近些年开始业余写作文章多发表于《连云港文学》《散文界》及《苍梧晚报》等报刊杂志,代表作有《没有父亲的父亲节》《别样沙光鱼》等。


漫步雨中【原创】



淅淅沥沥的秋雨又不知疲倦的下了一天,喜欢出行的人们却因为这绵绵的小雨而心生烦躁。我却独反其行享受着这秋雨的魅力。

当一切都沉静的时候,我坐在桌前,戴上耳麦,凝神这雨落,聆听着来自雨的心跳。想象着自己打着一把细花伞走在细雨蒙蒙的街上,橘色的灯光印在脸上是那样的安宁,就这样静静的倾听着秋雨的诉说。这是中秋过后的第一场秋雨,雨前还沉浸在习习凉爽的秋风中意犹未尽,冷不防,一场秋雨在没有预约下来临了。秋天的雨不似夏天的雨来的热烈,似一位多情的女子,眷恋着心爱的人,辗辗转转,缠缠绵绵,不将心事说尽誓不罢休。秋雨滴嗒,就这样柔柔的下了一天,雨质晶亮,直而密,落落大方。一滴滴,一行行,一声声,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凌乱无主,随意散开,无法寻觅,无法捡拾,所以,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模样。雨所能到的地方,房上、树叶上、草丛上、路边的斜径上全部一片亮晶晶、水汪汪,犹如跳动着没有规则的舞蹈。而平时一言不发的瓦,此时似乎也成了专为雨而设置的乐器,在雨滴的敲打下也“叮叮”地奏响了。雨势急,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百马齐鸣。雨势缓,音乐也跟着弱下去,像怀春的少女在花前低语。那节奏。那旋律,听了会让人的脑海里溢出不尽的情意。此时的我想起江南的雨,丝丝缕缕,烟雾迷蒙,下在烟柳画桥,下在白墙黛瓦,下在小巷里,下在油纸伞上,然后凝结成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扣响感情的门环。历来秋雨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虽诉之于笔端,却时常情意缱倦的滴在心里。那是谁在喊自己呢?“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古代民歌中描写单相思的诗句,竟穿过千年的时空,伴随雨声跳入我的脑海。“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青灯黄卷,对着秋雨诗人王建写出了浓浓的禅意,意境空明澄澈,脱离世俗。而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则写出了外出的游子在秋雨迷蒙的夜里,内心涌出的思乡之情,更有纳兰“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借秋雨写出一位娇羞而又冰雪轻盈的女子,宛若雨中飘摇的一株芙蓉,给人以凄艳之美。原来这雨丝就是情丝,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秋雨是自然的精灵,没了春的妩媚,夏的张扬,给人以清新和坦荡。一滴雨是一个故事,多少故事从古到今的延续,一幕幕的画面,自雨帘映射,或悲或喜,或歌或泣。走过,方能了悟,飘落的雨纷纷沥沥,谁懂得雨里扬起的思念?雨的缠绵悠然?其实,在这样的清闲,这样的雨季,泡一壶香茗,听一支曲子,看雨打落叶,让自己的心得片刻的闲适。轻轻地拢一手雨珠珍藏于心间,岁月染霜,情怀不老;折一串水帘,挂在窗棂外,容颜老去,心依然。雨还在轻轻地弹唱。我忽然想到,在这脚步繁忙的城市里,还有多少人能摒弃尘世的杂念,如此投入的听一回雨的声音呢?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4、作品要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每期入选作者寄样刊一份。投稿邮箱:xibuzuoja@126.com(仅限复制)


    齐鲁文学社

    主      编:罗永良

    副  主  编:苏小桃   

    执行主编:马俊华  

    编辑部主任:李克利

    常务编辑:冯小丽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不慕名家|只推佳作

   《齐鲁文学》欢迎您的参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